功名且要身长健,寻尺何求计不疎。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鹧鸪天·寿菊

功名且要身长健,寻尺何求计不疎。的意思及出处

宋·刘克庄

身似青松白面郎,

功名且要身长健。

渊明已去谁为伴,

醉里西风看落黄。

寻尺何求计不疎,

平泉草木漫成都。

试拈一朵嗅来看,

恰似当年醉隐居。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1187年—1269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人齐名,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婉之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我身体像青松一样挺拔,面容白皙如郎君,追求功名但更希望身体健康,陶渊明已经离去,现在还有谁与我为伴呢?只能在醉意朦胧中,迎着西风观赏那凋零的菊花。

对于小小的功名富贵,我何必过分追求呢?我的计划并不疏漏,平泉的草木虽然繁茂,但终究只是成都的一处风景,我试着拈起一朵菊花来嗅,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隐居醉酒的时光。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作者自身的形象和对菊花的欣赏,表达了对健康、淡泊名利的追求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词中“功名且要身长健”一句,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即追求功名固然重要,但身体健康更为根本,而“寻尺何求计不疎”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小富即安、不贪求过多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词以菊花为引子,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词中“身似青松白面郎”一句,以青松和白面郎的形象,描绘了作者挺拔、俊朗的外貌和坚韧不拔的品格,而“功名且要身长健”则直接点明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即追求功名与身体健康并重。

“渊明已去谁为伴,醉里西风看落黄”一句,则通过引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也通过“醉里西风看落黄”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萧瑟、凄美的意境,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刘克庄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于功名和名利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也可能正处于一种隐居或半隐居的状态,对于自然和隐居生活有着更为深厚的感情,这首词不仅是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也是他对自身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