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栏为子赋三友,便觉冰霜千古心。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三友吟

凭栏为子赋三友,便觉冰霜千古心。上一句是什么?

朝代:宋代

作者:楼钥

岁寒知松柏之后凋,

雪里梅花耐岁寒。

凭栏为子赋三友,

便觉冰霜千古心。

作者简介

楼钥(1137年-1213年),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藏书家,楼钥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以乡试第一入太学,隆兴元年(1163年),中进士,授温州教授,后历任太府寺丞、秘书郎、中书舍人等职,他一生好学不倦,博闻强记,精于考证,工于诗文,藏书甚富,其著作颇丰,有《攻媿集》等传世。

译文

在寒冷的季节里,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在雪地里,梅花能够忍受严寒的侵袭,我倚着栏杆为你吟咏这三位朋友(松、竹、梅),便觉得它们如同冰霜般坚韧不拔,千古流传着它们高洁的心志。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松、竹、梅(此处以松柏和梅花为代表)在严寒中的坚韧与高洁,表达了诗人对这三种植物的赞美之情,以及它们所象征的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的精神品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松、竹、梅在严寒中的坚韧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三种植物的深厚情感,首句“岁寒知松柏之后凋”,借用了《论语》中的典故,强调了松柏在严寒中的坚韧不拔;次句“雪里梅花耐岁寒”,则进一步突出了梅花在雪中的傲骨和坚韧,后两句“凭栏为子赋三友,便觉冰霜千古心”,诗人以“三友”喻指松、竹、梅,并借凭栏赋诗之举,表达了自己对这三种植物所象征的精神品质的深刻理解和赞美,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楼钥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作为一位文学家和史学家,楼钥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理解,他通过描绘松、竹、梅在严寒中的坚韧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的精神品质的赞美和追求,这首诗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在动荡不安的南宋时期,楼钥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的精神品质的向往和追求,也寄托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和期望。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