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瓯雪色喜初尝,中有祝融风露香。的释义

诗词原文

浮瓯雪色喜初尝,中有祝融风露香。

浮瓯雪色喜初尝,中有祝融风露香。的释义

茶灶笔床烟雨外,数峰相对一溪长。

作者及朝代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作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活泼,善于捕捉并表现自然景物的细微变化,尤其擅长七言绝句,被誉为“一代诗宗”。

译文

初次品尝那浮在茶瓯上如雪白般的茶汤,心中欢喜不已,这茶中仿佛蕴含着祝融峰上清风露水的香气,在烟雨朦胧之中,茶灶与笔床相伴,眼前是几座山峰相对而立,一条溪水悠长地流淌。

释义

浮瓯雪色:形容茶汤色泽洁白如雪,浮在茶瓯之上。

喜初尝:表达诗人初次品尝时的喜悦心情。

祝融风露香:祝融峰为南岳衡山的主峰,此处借指高山上的清风露水所赋予的茶香。

茶灶笔床:茶灶指烹茶用的器具,笔床则是放置毛笔的用具,这里象征着文人墨客的生活情趣。

烟雨外:描绘了一幅烟雨朦胧的自然景象。

数峰相对一溪长:几座山峰相对而立,一条溪水悠长流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品茶时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闲适生活的热爱,首句“浮瓯雪色喜初尝”直接点出主题,以茶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享受,次句“中有祝融风露香”则进一步升华了茶的香气,将其与高山上的清风露水相联系,赋予了茶以超凡脱俗的品质,后两句“茶灶笔床烟雨外,数峰相对一溪长”则将视角转向自然,通过茶灶、笔床、烟雨、山峰、溪水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宁静、和谐、充满诗意的环境,反映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寄托的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晚年退隐期间,作为一位历经宦海浮沉的文人,杨万里晚年更加向往自然和闲适的生活,在品茶之余,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对茶的赞美,更是对自然美景和文人生活情趣的深刻体悟和抒发。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