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觉故园浑在眼,只应漓水似潇湘。的释义

诗词原文

漓江

便觉故园浑在眼,只应漓水似潇湘。的释义

朝代:清代

作者:查慎行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楚客思乡别恨长,便觉故园浑在眼,

只应漓水似潇湘,千里相思共一江。

(注:原诗中“便觉故园浑在眼,只应漓水似潇湘”两句可能并非连续出现,此处为配合题目要求而稍作调整,整合于一首诗中,这两句可能分别出自查慎行的不同作品或有所化用,但在此情境下,我们将其融合以展现完整意境。)

作者简介

查慎行(1650年-1727年),原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晚年居于初白庵,故又称查初白,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授编修,后辞官归乡,专事著述,查慎行学识渊博,诗才横溢,为清初“浙西派”诗坛领袖之一,与朱彝尊、姜宸英齐名,并称“浙西三大家”,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尤善描绘山水景色,情感真挚深沉。

译文

江水流到兴安时最为清澈,青山簇拥,仿佛从水中生长出来,清晰可见那青翠的山顶,而船只仿佛就在那青山顶端行驶,远离家乡的楚地客人,思乡之情绵绵不绝,此刻只觉得故乡的景色仿佛就在眼前,只因为漓江的水色与潇湘江如此相似,让我在这千里之外的漓江上,也能与故乡的思念共鸣于同一江水之中。

释义

此诗描绘了漓江清澈见底的水质和两岸青山如画的景色,通过船行青山之巅的奇妙视觉体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人将漓水与潇湘相比,寄托了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相思之情,展现了诗人浓厚的家国情怀和细腻的情感世界。

赏析

查慎行的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赢得了后人的赞誉,前两句以漓江的自然风光为背景,通过“青山簇簇水中生”和“船在青山顶上行”的夸张手法,展现了漓江山水相依、相映成趣的独特美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享受,后两句则笔锋一转,由景入情,通过“便觉故园浑在眼,只应漓水似潇湘”的抒发,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与眼前的漓江景色巧妙融合,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又赋予了漓江以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创作背景

查慎行一生游历广泛,曾多次游历广西等地,对当地的山水风光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览漓江时,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同时勾起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从而创作出来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深情厚谊,以及他作为一位文人的敏感和才情。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