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村居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附加句:
待得斯民俱奠枕,归来端亦爱吾庐。
(注:此附加句并非原诗内容,但为符合题目要求,特此加入作为解析的一部分,实际此句可能出自陆游其他作品或后人引申,具体出处已难以考证,以下解析将基于此假设情境进行。)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原诗部分)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
(附加句)
等到天下百姓都安居乐业,不再为生计奔波,我归来之时,定会深深爱上自己的小屋。
释义
原诗描绘了诗人罢官闲居乡村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与淳朴民风,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附加句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期望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以及自己归隐田园、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诗人通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描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寓意着人生道路的曲折与希望,给人以深刻的启示,附加句“待得斯民俱奠枕,归来端亦爱吾庐”则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与归隐之志,使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情感更加深厚。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这首诗大约创作于他晚年退居山阴期间,此时的他已对官场失望,转而向往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由,诗中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深切期望,附加句的加入,可能是后人根据陆游的生平与思想,对其诗歌意境的一种引申与拓展,体现了陆游诗歌的深远影响与广泛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