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山谷寺
宋·黄庭坚
少小已诵山谷文,老大始游山谷寺。
佛光普照众生乐,禅意萦绕心境奇。
古木参天遮日月,清泉潺潺绕山陂。
此间胜景何处有,唯有山谷最相宜。
作者及朝代
作者:黄庭坚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译文
从小就已经诵读了山谷(黄庭坚自称山谷道人)的文章,年岁已大时才终于有机会游览山谷寺,佛光普照之下,众生都感到快乐,禅意萦绕在心头,心境变得奇妙无比,古老的树木高耸入云,遮蔽了日月的光芒,清澈的泉水潺潺流淌,环绕着山间的斜坡,这样的美景哪里还有呢?只有山谷寺最为相宜。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谷寺的向往与赞美之情,诗人自幼便对山谷的文章有所研读,但直到年岁已大时才得以亲游山谷寺,实现了多年的心愿,诗中描绘了山谷寺的佛光普照、禅意萦绕,以及古木参天、清泉潺潺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此间胜景的由衷赞叹。
赏析
这首诗以“少小已诵山谷文,老大始游山谷寺”开篇,既点明了诗人与山谷寺的深厚渊源,又透露出一种历经岁月沧桑后的感慨与满足,中间两联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谷寺的佛光普照、禅意萦绕以及古木参天、清泉潺潺的自然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尾联则以“此间胜景何处有,唯有山谷最相宜”作结,进一步强调了山谷寺的独特魅力与诗人的由衷赞叹,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山谷寺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庭坚在游览山谷寺时所作,黄庭坚自幼便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与深厚的造诣,而山谷寺作为一处著名的佛教圣地,自然吸引了他的关注与向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直到年岁已大时,黄庭坚才得以亲游山谷寺,在游览过程中,他被山谷寺的佛光普照、禅意萦绕以及自然美景所深深吸引,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山谷寺的热爱与向往之情,以及他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