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村晚眺
宋·戴复古
荒鸡渺渺三家墅,白鸟悠悠数里洲。
雨过渔人争浦口,月明沙鸟宿汀洲。
作者及朝代
戴复古,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常居黄岩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戴复古生于南宋中期,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但他本人并未涉足仕途,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自由、贴近自然的道路,他的诗歌多描绘田园风光、江湖游历以及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受后世喜爱,戴复古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心声。
译文
荒凉的村落里,远处传来稀疏的鸡鸣,只有三家简陋的房舍隐约可见;辽阔的天空下,几只白鸟悠然自得地飞翔在数里之外的洲渚之上,雨过天晴后,渔人们争先恐后地涌向河口捕鱼;明月高悬之时,沙洲上的鸟儿则安然栖息于夜色之中。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略带荒凉的江村晚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荒鸡渺渺”与“白鸟悠悠”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偏远,又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而“雨过渔人争浦口”与“月明沙鸟宿汀洲”则分别描绘了雨后渔忙和月夜鸟栖的生动场景,增添了诗歌的生活气息和动态美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的江村晚眺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荒鸡、白鸟、渔人、沙鸟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入诗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动静结合的手法,使得诗歌在表现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中的“荒鸡渺渺”与“白鸟悠悠”等意象,还富有象征意义,暗示了诗人对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戴复古在游历江湖、途径某个江村时所作,面对眼前宁静而略带荒凉的乡村景象,诗人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情感,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这份情感转化为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某种逃避和超脱,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
《江村晚眺》是戴复古的一首佳作,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细腻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象征意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某种态度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