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嗟玉粒终无偶,人物谁知温太真。的解释

诗词原文

玉粒偶吟

莫嗟玉粒终无偶,人物谁知温太真。的解释

唐·李商隐

莫嗟玉粒终无偶,人物谁知温太真。

月下风前长是醉,花间陌上更逢春。

从来不解悲生事,老去方知惜故人。

回首前尘如梦影,今宵独对一灯昏。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社会动荡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才华横溢,擅长律诗和绝句,尤其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其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不要叹息那如玉般珍贵的粮食最终没有伴侣(比喻才华未得赏识),又有谁知道像温太真(温峤,东晋名将,以才情著称)这样的人物呢?在月光下、微风中常常醉倒,在花丛间、小路上又迎来了春天,从来不懂得为生活的不如意而悲伤,直到老去才懂得珍惜旧日的朋友,回首过去的日子如同梦幻一般,今晚独自面对一盏昏暗的灯火。

释义

本诗通过“玉粒无偶”和“温太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未得赏识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友人的珍视,诗中“月下风前长是醉”等句,描绘了诗人放浪形骸、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而“老去方知惜故人”则透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赏析

本诗以“玉粒终无偶”起兴,借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未得赏识的无奈和感慨,接着通过“温太真”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人才的难得和不被理解的苦闷,诗中“月下风前”、“花间陌上”等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生活的闲适和浪漫,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而“老去方知惜故人”一句,则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本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此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时,他不禁感慨万分,既有对自己才华未得赏识的遗憾,也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友人的珍视,他借“玉粒无偶”和“温太真”的典故,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深情的诗作。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它仍然能够反映出李商隐的诗歌风格和人生感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