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附加句:
闻君善墨宝,君家泾县亦工此,知者尚稀凡眼肉。
(注:此附加句为根据关键词虚构,非原诗内容,用以满足题目要求。)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期过着僧侣生活,对佛教有着深厚的感情,贾岛的诗歌多写荒凉枯寂之境,善于刻画孤峭幽僻的艺术境界,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译文
(原诗部分)
闲居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打扰,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和尚在月光下轻轻地敲着山门,走过桥去那边红树绿叶正浓,把移来的石块倚靠在大松树下的云根,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附加句部分)
听说你擅长书法,你家在泾县也擅长这种技艺,但知道的人还很少,普通人的眼睛难以识别其珍贵。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和诗人的造访经历,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附加句则是对李凝(或泛指某人)在书法技艺上的赞美,并指出这种技艺虽好,但知者甚少,暗示其珍贵而不为人知。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著称,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李凝幽居的幽静、荒凉、清幽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通过“僧敲月下门”这一细节,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附加句则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通过赞美书法技艺,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创作背景
贾岛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他渴望摆脱尘世的纷扰,追求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他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和自己的造访经历,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附加句中的书法技艺赞美,也可能与贾岛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兴趣爱好有关,他通过赞美书法技艺,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