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下马过其坟,溪水洄洄抱山足。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经故将马公墓

几回下马过其坟,溪水洄洄抱山足。下一句是什么?

唐·罗隐

几回下马过其坟,溪水洄洄抱山足。

今日独来还独去,可怜鞍马亦相孤。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晚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诗人,他生活在晚唐乱世,一生郁郁不得志,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但其才华横溢,诗文俱佳,尤其擅长讽刺诗和寓言小品,对后世影响深远,罗隐的作品反映了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译文

多少次我下马走过你的坟墓前,溪水悠悠环绕着山脚流淌。

我独自前来又独自离去,可叹的是,连我的鞍马也显得孤单无依。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多次经过一位已故将军的坟墓,并感受到溪水的环绕与陪伴,以及自己独自前来的孤寂,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身处乱世、孤独无依的感慨。

赏析

1、意境深远:诗中“几回下马过其坟”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故将的缅怀之情,又通过“几回”二字,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诗人内心的反复思量,而“溪水洄洄抱山足”则以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

2、情感真挚:诗的后两句“今日独来还独去,可怜鞍马亦相孤”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孤独感与对故将的深切怀念,通过“独来独去”与“鞍马亦相孤”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逝去英雄的同情。

3、语言凝练:全诗语言简洁凝练,没有过多的修饰与渲染,却能够准确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与意境,体现了罗隐作为文学家的深厚功底。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罗隐个人的经历与时代背景有关,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许多英雄豪杰在乱世中陨落,罗隐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时局深感忧虑,同时也对逝去的英雄充满了敬仰与怀念,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经过某位已故将军的坟墓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首诗,罗隐不仅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缅怀之情,也寄托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期待。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