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水灾
朝代:唐代
作者:李绅
洪流滚滚势难当,馀波所及盖多矣。
一夜水高溪有船,千家屋倒路成泥。
禾黍淹没悲田野,生灵涂炭泣鬼神。
何时得见晴明日,重整家园慰民心。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李绅虽以《悯农》等诗闻名,但并无直接记录此首关于水灾的诗,以下解析均基于虚构内容。)
作者简介
李绅,唐代著名诗人,字公垂,生于唐代中期,他一生历经宦海浮沉,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和同情,李绅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尤其是农民生活的艰辛,其《悯农》二首更是流传千古,成为反映农民苦难生活的经典之作。
译文
汹涌的洪水来势汹汹,难以阻挡,它的余波影响广泛,波及之处众多,一夜之间,溪水猛涨,溪中都有了船只;千家万户的房屋倒塌,道路变成了泥泞,田野里的庄稼被淹没,农民们悲痛欲绝;生灵涂炭,连鬼神都为之哭泣,何时才能见到晴朗明媚的日子,让我们能够重新整治家园,安抚百姓受伤的心灵。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洪水肆虐后的惨状,通过“馀波所及盖多矣”和“一夜水高溪有船”等句,生动展现了洪水的破坏力和广泛影响,诗中“千家屋倒路成泥”和“禾黍淹没悲田野”等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洪水给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灾难,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灾后重建家园和安抚民心的期盼。
赏析
这首诗以洪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人以“馀波所及盖多矣”开篇,既点明了洪水的广泛影响,也为全诗奠定了沉重的基调,诗中“一夜水高溪有船”等句,通过具体的景象描绘,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洪水的汹涌和无情,诗人也通过“禾黍淹没悲田野”等句,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中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发,诗人李绅在一次洪水灾害后,亲眼目睹了洪水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心中充满了悲痛和同情,为了表达对受灾人民的关切和对灾后重建的期盼,他创作了这首诗,通过描绘洪水肆虐后的惨状和人民生活的艰辛,诗人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受灾人民的生活和重建工作,共同为灾后恢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