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师承经子厚,共于人物惜元龙。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怀古

不负师承经子厚,共于人物惜元龙。出自哪首诗?

唐·李商隐

不负师承经子厚,共于人物惜元龙。

千秋万古名难没,一寸丹心誓不空。

铁画银钩传笔意,高山流水寄琴衷。

今朝把酒思前事,月照离愁满袖风。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响应您的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政治讽刺和社会批判。

译文

我未曾辜负老师的教诲,如同柳宗元(字子厚)一般,对于杰出的人才,我同样珍惜如陈登(字元龙)那样的人物,千秋万代之后,我的名声也难以磨灭,我坚守的忠诚之心,誓死也不会改变,我以刚劲有力的书法传递着笔墨的意蕴,以高山流水般的琴音寄托着内心的情感,我举杯独酌,思绪万千,月光洒满衣袖,带来无尽的离愁别绪。

释义

首联表达了诗人对师承的尊重和对人才的珍视;颔联则强调了诗人对名声和忠诚的执着追求;颈联通过书法和琴音,展现了诗人的艺术修养和内心世界;尾联则通过把酒思前事,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赏析

这首诗以怀古为题,实则抒发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诗人通过引用历史人物柳宗元和陈登,表达了自己对师承的尊重和对人才的珍视,诗人也通过“千秋万古名难没,一寸丹心誓不空”的诗句,展现了自己对名声和忠诚的执着追求,颈联的书法和琴音,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修养,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尾联则以把酒思前事,将诗人的离愁别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

假设此诗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此时他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对过往的岁月充满了感慨和怀念,他通过怀古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师承的尊重、对人才的珍视、对名声和忠诚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他也通过把酒思前事,表达了自己对离愁别绪的深深感慨,整首诗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