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怜二士空齐鲁,不及西都讲盛仪。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鲁两生行

却怜二士空齐鲁,不及西都讲盛仪。出自哪首诗?

唐·李白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筑长城,汉家兴马邑。

暴兵四十万,走胡方一蹙。

断碛天欲暮,长风雁正飞。

汉家方盛明,胡虏正陆梁。

却怜二士空齐鲁,不及西都讲盛仪。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唐代诗坛的杰出代表之一,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鲁地的老先生们谈论五经,白发苍苍却只会死抠字句。

问他们治国安邦的策略,却茫然无知如同坠入迷雾。

他们脚穿远游鞋,头戴方山巾,

步履缓慢地走在直道上,还未行走就已尘土飞扬。

秦家修筑长城,汉家兴起马邑之谋,

出动四十万大军,才把胡人击退一小步。

沙漠中断,天色将晚,长风呼啸,大雁正飞。

汉家正值强盛之时,胡虏却正嚣张跋扈。

却可怜这两位鲁地的儒士,空有齐鲁大地的学问,

却比不上西都那些讲论礼仪的学者。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鲁地儒生与西都学者的不同,批判了那些只知死读书、不懂治国安邦之策的儒生,诗中“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描绘了鲁地儒生只知死抠字句、缺乏实际能力的形象;“却怜二士空齐鲁,不及西都讲盛仪”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两位儒生的同情,同时也讽刺了他们不如西都那些注重实践、讲论礼仪的学者。

赏析

这首诗以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鲁地儒生与西都学者的不同风貌,诗人通过“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与“却怜二士空齐鲁,不及西都讲盛仪”的对比,批判了那些只知死读书、不懂治国安邦之策的儒生,同时也表达了对实践能力和礼仪修养的重视,诗中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儒生的同情,也有对现实的批判,展现了李白诗歌的豪放飘逸和深刻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有关,在唐代,儒学虽然仍是主流思想,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一些儒生开始脱离实际,只知死读书、不懂治国安邦之策,李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批判和反思,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实践能力和礼仪修养的重视,这首诗的创作也可能与李白个人的游历经历有关,他在游历过程中接触到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从而产生了对儒生与学者不同风貌的深刻认识。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