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成语的摘要:此成语意指桃树、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们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虽不直接宣传,也能自然受到人们的敬仰。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拼音:
táo lǐ bù yán, xià zì chéng xī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释义: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例句:
他一贯待人诚恳,工作负责,因此深得同事们的尊敬和爱戴,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指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示例:
在学术界,那些真正有学问、有品德的学者,往往不需要刻意宣传,他们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自然会吸引学生和同行的追随,这正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体现。
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近义词:
不言之教、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等,这些词语都强调了通过自身的行为或榜样来影响和教育他人,而不是通过言语。
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反义词:
口若悬河、夸夸其谈、言而无信等,这些词语则强调了言语的过多或虚假,以及缺乏实际行动或真诚,特别是“言而无信”,它直接指出了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反的特质,即说了却不做,缺乏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