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政尔飘流落蛮徼,偶然邂逅识天涯”,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宋·王安石
一径萧萧竹,残阳掩映斜。
政尔飘流落蛮徼,偶然邂逅识天涯。
谁人得似张公子,解爱绿云侵鬓发。
风篁岭上动寒声,我有诗思君应知。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主张变法革新,是北宋变法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文学上,他也有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以散文和诗歌为主,风格峻切豪放,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译文
一条小径上萧萧的竹子,在夕阳的掩映下显得斜斜的,我正巧漂泊流落到这蛮荒之地,却偶然在这里与你邂逅相识,如同天涯知己,谁能像张公子那样,懂得欣赏这绿色的竹叶如同绿云般侵入鬓发的美景呢?风在篁岭上吹动,发出寒冷的声响,我有诗思你应该知道。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子和夕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独和偶然遇到知己的喜悦。“政尔飘流落蛮徼,偶然邂逅识天涯”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知己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竹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前两句通过竹子和夕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为后文的抒情做了铺垫,后两句则通过“政尔飘流落蛮徼,偶然邂逅识天涯”的对比和转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知己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贬谪期间所作,当时,他因推行变法而遭到保守派的反对和打压,最终被贬到偏远地区,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漂泊异乡的孤独和对知己的渴望,通过描绘竹子和夕阳的景象以及自己与知己的邂逅,他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是一首具有深刻寓意和高度艺术价值的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抒情,它展现了诗人王安石在贬谪期间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