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何有惟脩竹,一日真成不可无。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竹居

我居何有惟脩竹,一日真成不可无。下一句是什么?

宋·陆游

我居何有惟脩竹,一日真成不可无。

稍使清风生几席,便教疏影入琴书。

年来渐识幽居味,此君最与凡骨殊。

他日倘修尘外史,定应留客共栖梧。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居住的地方有什么呢?只有修长的竹子,一天之中真的不能没有它,微风轻轻吹过,竹影摇曳,几案上都仿佛生出了清风,疏落的竹影也映入了我的琴和书卷之中,近年来我渐渐体会到了隐居生活的乐趣,这些竹子最能与凡人的骨气相投,将来如果有机会编写尘世之外的历史,我一定会邀请客人一同在这竹林中栖息。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深厚情感以及隐居生活的喜爱,诗人以竹子为伴,认为竹子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竹子的清风和疏影给诗人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和雅致,诗人也通过竹子表达了自己对凡尘俗世的超脱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竹为题,通过描绘竹子的形态和神韵,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以“我居何有惟脩竹”开篇,直接点出主题,突出了竹子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诗人通过“稍使清风生几席,便教疏影入琴书”等句,生动地描绘了竹子的清风和疏影给诗人带来的愉悦和雅致,诗人以“他日倘修尘外史,定应留客共栖梧”作结,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留恋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竹诗。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酷爱竹子,他的许多诗作中都提到了竹子,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隐居期间所作,当时他身处竹林之中,感受到了竹子的清新和雅致,便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竹子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凡尘俗世的超脱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和人生追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