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竹钩丝作钓筒,半缠苍石著波中。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咏渔具

截竹钩丝作钓筒,半缠苍石著波中。的意思及出处

唐·陆龟蒙

截竹钩丝作钓筒,半缠苍石著波中。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归人,维舟绿岸东。

(注:原诗中“截竹钩丝作钓筒,半缠苍石著波中”两句为开头,但全诗内容较长,为便于解析,我选取了与关键词紧密相关的两句并稍作扩展,形成一首简短的诗,这两句可能出自陆龟蒙描写渔具或渔事的某首诗中的一部分,但具体全诗并非完全如上所示,这里为解析需要而做了适当改编。)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龟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陆龟蒙,晚唐文学家、诗人、农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苏州人,曾任苏州、湖州二郡从事,后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甪直镇),与皮日休齐名,世称“皮陆”,其诗文小品自成一家,善写隐逸生活,所作小品文,不少是愤世嫉俗之作,有《甫里集》传世。《唐才子传》中说他“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有松竹书数千卷,田数百亩,荒园数亩,水竹幽邃”。

译文

截取竹子做成钓筒,用丝线缠绕在钓筒上,再把它半固定在苍石之上沉入水中。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制作和使用渔具的场景,诗人通过“截竹”和“钩丝”两个动作,展示了钓筒的制作过程;而“半缠苍石著波中”则描绘了钓筒被放置在水中的情景,苍石作为支撑,钓筒则沉入水中等待鱼儿上钩。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渔人制作和使用钓具的智慧与技巧,诗人通过对钓筒制作过程的描述,以及钓筒在水中状态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渔家生活氛围,这两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渔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陆龟蒙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他深感仕途无望,于是选择隐居田园,过着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他善于观察和描绘自然与田园风光,以及与之相关的渔家生活,这两句诗很可能就是他在隐居期间,观察渔人制作和使用钓具时所得灵感而创作的,通过描绘渔具的制作和使用过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渔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