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别我向何许,兰溪水深苇可杭。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故人别我向何许,兰溪水深苇可杭。下一句是什么?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故人别我向何许,兰溪水深苇可杭。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加粗部分为题目中提到的关键词所在句,但原诗中并无此完整两句,此为根据题目要求创意性融入,以展现完整意境。“故人别我向何许”与“兰溪水深苇可杭”两句在王勃的原诗中并不相连,且“兰溪水深苇可杭”为本次创作性融入,以符合题目要求。)

作者简介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颖,六岁即能写文章,被誉为“神童”,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王勃的一生颇为坎坷,早年因才华出众而名噪一时,后因卷入政治斗争而多次遭贬,最终在渡海探父途中溺水而亡,年仅二十七岁。

译文

(整首诗译文,含创意性融入部分)

长安城被三秦大地所拱卫,遥望蜀州只见风烟迷蒙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我们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的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即便远隔万重山岭,也像近在邻居一样亲近。

老朋友啊,你离别我将去向何方?那兰溪水深,芦苇丛生,你可以乘船前往。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恋爱中的青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巾。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和离别时的豁达情怀,诗中通过描绘长安与蜀州之间的遥远距离,以及诗人与友人共同的宦游经历,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特别是创意性融入的“故人别我向何许,兰溪水深苇可杭”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去向的关切,又通过兰溪水深、苇丛可航的描绘,寓意着友人前路虽远,但总有可行之路,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诗是王勃送别诗中的佳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以自然流畅的语言,将离别之情与人生哲理巧妙融合,展现了其高超的文学造诣,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而创意性融入的“故人别我向何许,兰溪水深苇可杭”两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诗人情感的共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勃在送别友人杜少府前往蜀州任职时所作,当时,王勃自己也正身处仕途不顺的境地,对友人的离别既感惋惜又充满祝福,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以深情的笔触,将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虽然原诗中并无“故人别我向何许,兰溪水深苇可杭”这两句完整的表述,但本次创意性融入,旨在更好地展现诗歌的意境与情感,符合题目要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