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寻仙迹
唐·李群玉
云间仙乐奏笙箫,
涪翁逍遥果安在?
玉局清都今何如,
空余碧树伴烟霞。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字文山,唐代澧州人(今湖南澧县),他早年曾游历四方,广交文友,诗名远播,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怀,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云间传来仙乐,伴随着笙箫之声,
那逍遥自在的涪翁,如今身在何方?
曾经繁华的玉局清都,现在又变成了怎样?
只剩下碧绿的树木,陪伴着缭绕的烟霞。
释义
云间仙乐奏笙箫:形容仙境中音乐悠扬,如同在云端之上。
涪翁逍遥果安在:涪翁,指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这里借指逍遥自在的仙人,诗人询问这些仙人现在在哪里。
玉局清都今何如:玉局清都,指仙境或神仙居住的宫殿,诗人询问这些仙境现在怎么样了。
空余碧树伴烟霞:只剩下碧绿的树木,与缭绕的烟霞相伴,形容仙境已逝,只留下自然景物。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仙境的虚幻与现实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世界的感慨,首句“云间仙乐奏笙箫”以仙境的乐声开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氛围,接着诗人用“涪翁逍遥果安在”和“玉局清都今何如”两个问句,表达了对仙人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仙境现状的关切,最后以“空余碧树伴烟霞”作结,既是对仙境已逝的无奈,也是对自然美景的永恒赞美,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游历经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有关,李群玉在游历四方的过程中,可能曾听闻过关于涪翁和玉局清都的传说,这些传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诗人也可能在现实中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美好时光的短暂,因此通过这首诗来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世界的感慨,唐代社会风气开放,道教盛行,这也为诗人创作这类具有道教色彩的诗歌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