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一饭有并日,远市朝炊或亭午。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悯农

贫家一饭有并日,远市朝炊或亭午。全诗是什么?

宋·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踏雪冒寒荒。

贫家一饭有并日,远市朝炊或亭午。

急唤儿孙多拾粪,可怜辛苦为收粮。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1127年-1206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其诗作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活泼,独具特色。

译文

稻田因无雨而显得不够金黄,荞麦也因早霜而空开花不结果,农民们已经准备好忍受饥饿度过残年,更何况还要踏着积雪冒着严寒去劳作,贫穷的家庭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距离集市远的家庭甚至要等到中午才能开始做饭,急忙呼唤儿孙们多去拾粪,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辛苦都是为了来年能有好收成。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艰难生活,以及他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付出的辛勤努力,诗中“稻云不雨不多黄”和“荞麦空花早着霜”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农作物因天灾而受损的情景;“已分忍饥度残岁”和“更堪踏雪冒寒荒”则表达了农民们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坚韧;“贫家一饭有并日,远市朝炊或亭午”则进一步揭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急唤儿孙多拾粪,可怜辛苦为收粮”则展现了农民们为了改善生活而付出的努力。

赏析

这首诗以农民的生活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艰难处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中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发,农民生活困苦,杨万里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文学家,他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生活状况,创作了这首《悯农》诗,诗中通过对农民生活的真实描绘,表达了他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农民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矛盾的尖锐。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