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家本避长城戍,孙子相仍住桃坞。的释义

诗词原文

桃坞村居

携家本避长城戍,孙子相仍住桃坞。的释义

明 · 谢榛

携家本避长城戍,孙子相仍住桃坞。

花发鸟啼春昼闲,雨收云散晚山暮。

作者简介

谢榛(约1495年—1575年),字茂秦,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临清(今属山东)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理论家,他一生未得显达,晚年更是贫困潦倒,但他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上都有很高的成就,是明代复古派“后七子”的重要成员之一,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谢榛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意境的营造,其文学理论也强调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性。

译文

我带着家人原本是为了躲避长城的戍守而来,子孙后代相继居住在这个桃花盛开的坞中,春天里,花儿绽放,鸟儿啼鸣,白日里一片悠闲;雨后初晴,云雾散去,傍晚时分山色更显苍茫。

释义

“携家本避长城戍”描述了诗人因躲避长城的戍守而携家带口迁徙的情景;“孙子相仍住桃坞”则表明子孙后代都相继居住在这个桃花盛开的坞中,形成了世代的村居生活,后两句则描绘了村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春天里花开花落,鸟儿欢唱,雨后山色更加迷人,展现了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携家避居桃坞的宁静生活,前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迁徙的原因和居住的环境,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后两句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村居生活的悠闲,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田园生活的气息和诗人的闲适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谢榛一生未得显达,晚年更是贫困潦倒,他或许因为某种原因(如战乱、徭役等)而携家带口迁徙到桃坞这个宁静的地方,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这种生活虽然清贫,但却充满了宁静和美好,让诗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灵满足和愉悦,他创作了这首诗来描绘和赞美这种生活,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喜爱,这首诗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