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访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另有一联寄情:
平生泛爱老逾厌,独觉君家久更敦。
(注:“平生泛爱老逾厌,独觉君家久更敦”并非贾岛原诗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此处将其融入一个虚构的情境中,作为贾岛对某隐者之家的深情寄语。)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译文
(对于原诗部分)
在松树下询问童子,他说师父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他就在这座大山里,但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具体在哪里。
(对于添加的一联)
我一生中广泛交友,但年老时愈发觉得厌倦了,唯独觉得你家(指隐者之家)的情谊更加深厚长久。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诗人寻访隐者未遇的情景,表现了隐者超脱尘世的飘逸生活,抒发了诗人对隐者生活的向往之情,添加的一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隐者之家深厚情谊的赞美,以及对世俗交往的厌倦。
赏析
原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通过问答的形式,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通过环境的烘托,渲染了隐者超脱世俗的高洁品质,添加的一联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真挚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经历坎坷,早年出家为僧,后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他性格孤僻,不善交际,对世俗生活感到厌倦,这首诗可能是他在寻访某位隐者时,因未遇而心生感慨,遂写下此诗以抒发自己的情感,添加的一联也反映了贾岛对真挚友情的渴望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