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愁孤一百五,可人共约两三杯。的释义

诗词原文

春日愁怀

佳节愁孤一百五,可人共约两三杯。的释义

宋·陆游

佳节愁孤一百五,可人共约两三杯。

柳丝风软花初放,燕子归来春又回。

独坐闲庭心绪乱,空庭月色影徘徊。

何时得遂归田计,闲看青山自在开。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佳节之时,我心中愁苦,独自一人度过这寒食节(一百五,指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一两天),幸好还能与几位知己相约,共饮两三杯酒以解忧愁,春风轻拂,柳丝柔软,花朵初绽,燕子也回到了旧巢,春天再次降临,而我独自坐在空旷的庭院中,心绪纷乱,月光洒满空庭,我的影子在月光下徘徊,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悠闲地观赏青山自由地展开它的画卷。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佳节时的孤独与愁绪,以及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首联直接点题,佳节孤独,幸有友人相约小酌;颔联描绘春日景象,生机勃勃,反衬诗人内心的孤寂;颈联写诗人独坐闲庭,心绪不宁,月光下的孤独身影;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赏析

陆游此诗以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春日景象与自身心境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佳节愁孤一百五”与“可人共约两三杯”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节日的孤独,又体现了友情的温暖,而“柳丝风软花初放,燕子归来春又回”则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与诗人的孤寂心境形成强烈反差,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尾联的“何时得遂归田计,闲看青山自在开”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是整首诗情感的高潮。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此诗可能创作于他被贬期间,面对佳节,诗人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愁绪,对归隐田园的向往成为了他心中的慰藉,诗中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陆游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