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谒张魏公
唐·杜牧
南浦维舟初拜公,五溪随牒限趋风。
柏台霜气晴初肃,花苑春光曙欲融。
喜得廊庙举,嗟为台阁空。
知怜汨罗恨,不遣谪南东。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他的散文也颇负盛名,尤其是《阿房宫赋》更是脍炙人口,杜牧在政治上也有抱负,但一生仕途并不顺利,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译文
在南浦停船初次拜见张魏公,因官职调动需前往五溪之地,匆匆赶路,柏台之上,清晨的霜气显得格外肃穆,而花苑之中,春光初现,曙光欲融,我很高兴能在朝廷中得到举荐,但又叹息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台阁官员如今已空无一人,张魏公深知我对屈原汨罗之恨的同情,因此没有让我被贬谪到更远的南方。
释义
南浦维舟:在南浦停船,南浦,地名,常用来指代送别之地。
五溪随牒:指因官职调动需前往五溪之地,五溪,指今湖南、贵州一带的五条溪流。
柏台:御史台的别称,因御史台中有柏树,故称。
花苑:花园。
廊庙举:指在朝廷中得到举荐。
台阁空:指曾经显赫一时的官员如今已不在位。
赏析
这首诗是杜牧谒见张魏公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张魏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仕途的感慨,首联写自己停船南浦,初次拜见张魏公,并因官职调动需前往五溪之地,匆匆赶路,颔联描绘了柏台和花苑的景象,一肃穆一温馨,形成鲜明对比,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颈联则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既庆幸自己在朝廷中得到举荐,又叹息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官员如今已不在位,尾联则表达了对张魏公的感激之情,感谢他没有让自己被贬谪到更远的南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牧仕途不顺,被贬谪之际,他通过谒见张魏公,希望得到赏识和提拔,在诗中,他表达了对张魏公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仕途的感慨和无奈,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牧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唐代士人仕途的艰辛和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