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山谷能诗老,曷与山矾计等差。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山矾花

不然山谷能诗老,曷与山矾计等差。出自哪首诗?

宋·朱熹

春风吹入槛篱间,

小径幽深竹并栏。

妙质不为凡卉共,

清香宜与好风传。

花飞轻似梦,

蕊绽嫩于纨。

不然山谷能诗老,

曷与山矾计等差。

作者及朝代

作者:朱熹(1130年-1200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他在理学上的贡献极大,被后世尊称为“朱子”,其思想对中国及东亚地区影响深远,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春风吹拂,山矾花被吹进了栏杆之间,小径幽深,竹子与栏杆相伴,山矾花的美妙品质不与凡花俗卉为伍,它的清香应该随着好风传播开来,花瓣飞舞轻盈如梦,花蕊绽放娇嫩胜过丝绸,如果不是黄庭坚(山谷道人)这样的能诗之人,怎能与山矾花相比,衡量其高下的差别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矾花的美丽与高雅,通过春风、小径、竹子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新的氛围,诗人赞美山矾花不与凡卉同流合污,其清香宜人,花瓣轻盈,花蕊娇嫩,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最后两句则通过黄庭坚的诗歌才华来衬托山矾花的高洁,表达了诗人对山矾花的极高评价。

赏析

这首诗以山矾花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矾花的独特魅力,诗人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山矾花赋予了人的品格和情感,使其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诗人也通过赞美山矾花的高洁品质,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在结构上,这首诗层次分明,前两句写环境,中间两句写花的形态和香气,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衬托,进一步突出了山矾花的高洁品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朱熹一生热爱自然,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和启示,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春日里,漫步于山间小径,偶然间发现了山矾花,被其美丽和高洁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赞美山矾花的诗歌,朱熹作为一位理学大家,对诗歌也有着深厚的造诣,他善于将理学思想融入诗歌创作之中,使诗歌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意蕴,这首诗就是他在理学思想指导下,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表达。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