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赤壁赋壮怀
唐·李中
三国功名可立谈,赋成赤壁倍崭岩。
雄图霸业今何在,唯见长江浪拍天。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他一生仕途不顺,多任小官职,但才华横溢,擅长诗文,尤其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历史感慨见长,他的作品在当时颇受赞誉,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但因其生平资料较少,具体事迹多已不详。
译文
三国时期的功名伟业,仿佛可以轻易地谈论起来;而当我写成这篇关于赤壁的赋时,其气势更加险峻雄伟,那些曾经的雄图霸业如今又在哪里呢?只看见长江之水依旧滚滚东流,浪花拍打着天际。
释义
首句“三国功名可立谈”表达了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的历史背景,以及这些英雄事迹的传奇性,仿佛可以轻易地讲述出来,次句“赋成赤壁倍崭岩”则通过作者自己创作赤壁赋的过程,进一步强调了赤壁之战的壮烈与险峻,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再现能力,后两句则转而抒发历史感慨,指出那些曾经的英雄和霸业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只有长江之水依旧流淌,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赏析
这首诗以赤壁之战为背景,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和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慨,首句和次句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三国时期的英雄事迹和赤壁之战的壮烈场景,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再现能力,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无情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哲理的深邃性,是一首优秀的历史抒情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有关,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许多有志之士难以施展才华,李中也不例外,他一生仕途不顺,多任小官职,但始终保持着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赤壁之战作为三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李中选择以赤壁之战为背景创作这首诗,既是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也是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更是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