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帐山人久寂寞,曾何台省欠诸公。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山中隐者

蕙帐山人久寂寞,曾何台省欠诸公。下一句是什么?

唐·韦应物

蕙帐山人久寂寞,曾何台省欠诸公。

白云深处无人识,绿树浓荫听鸟鸣。

野径花香春自暖,岩扉泉响夜偏清。

逍遥物外心无累,不羡人间万户侯。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隐居,他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晚年生活简朴,常与自然为伴,其诗作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译文

蕙草编织的帷帐中,山中的隐士已经寂寞了许久,哪里会在乎朝廷的台省里缺少了他们这些人呢?在白云缭绕的深处,无人知晓他的踪迹,只见绿树成荫,听着鸟儿的欢鸣,山间小路旁,野花散发着香气,春天自得其乐地温暖着;岩石间的洞穴里,泉水叮咚作响,夜晚更显得清幽,他逍遥于尘世之外,心中没有牵挂和累赘,不羡慕人间的权贵和荣华。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隐士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首句“蕙帐山人久寂寞”直接点出隐士的寂寞生活,次句“曾何台省欠诸公”则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隐士并不在乎朝廷的官职和名利,接下来的四句,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隐士生活的自然环境,以及他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中隐士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比隐士的寂寞生活和朝廷的繁华喧嚣,突出了隐士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也通过描绘隐士生活的自然环境,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情感深沉含蓄,意境悠远,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之后,选择了辞官隐居,这首诗就是他隐居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深刻思考,通过描绘山中隐士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也体现了韦应物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