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重好营当暑服,丁宁休觅候潮船。出自哪首诗?

这首古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舶趠风(并引)》,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珍重好营当暑服,丁宁休觅候潮船。出自哪首诗?

原文

舶趠风(并引)

宋·苏轼

三旬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

寝卧船中如小隐,斜风细雨得无穷。

朝来忽见摩尼珠,大如车轮照海红。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晴光万里看朝霞,莫色孤帆带晚霞。

珍重好营当暑服,丁宁休觅候潮船。

天公知我欲东归,故遣西风吹我船。

回帆一日三百里,满袖清风明月天。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美食家,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译文

(部分译文,主要关注关键词句)

珍重好营当暑服:要珍重地准备好适合夏天穿的衣服。

丁宁休觅候潮船:叮嘱(自己或他人)不要去寻找等待潮水涨落的船只。

整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海上航行时遇到的各种景象和心情,以及对归家的期待。

释义

“珍重好营当暑服”表达了作者对夏季衣物的重视和准备,暗示了海上航行的艰辛和需要适应不同季节的变化。

“丁宁休觅候潮船”则体现了作者对归家心切的叮嘱,不希望因为等待潮水而耽误行程。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在海上航行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也有对归家心情的抒发,关键词句“珍重好营当暑服,丁宁休觅候潮船”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关怀,也表达了他对归家的迫切期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海上航行时所作,当时他可能正在返回故乡或前往某个目的地的途中,途中遇到了各种自然景象和天气变化,这些经历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写下了这首描绘海上航行和归家心情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乐观和坚韧。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包含了关键词句“珍重好营当暑服,丁宁休觅候潮船”,但整首诗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完整,需要整体理解和赏析,以上解析主要围绕关键词句进行展开,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精髓和内涵。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