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暑中杂咏
宋·苏泂
要使惔焚成一洗,政须冰雪露多姿。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愁畏日长,鸟亦无语乘时飞。
坐看青林变霜叶,卧闻黄叶落寒枝。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泂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苏泂,字召叟,约公元1170年前后在世,宋代诗人,与苏轼同族,但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他活动于南宋孝宗年间,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刘克庄也有交往,苏泂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但传世作品不多,今存《泠然斋诗集》等。
译文
要让这炎热的暑气得到彻底的洗涤,正需要冰雪展现出它多姿多彩的一面,清风虽然无力驱散这酷热的天气,但落日却像长了翅膀一样飞上了山头,人们本来就因为害怕漫长的白昼而忧愁,鸟儿也默默地趁着时机飞翔,我坐着观看青色的树林逐渐变成霜染的红叶,躺着听着黄叶在寒冷的枝头落下。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的炎热和自然界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清凉、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要使惔焚成一洗,政须冰雪露多姿”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希望用冰雪的清凉来洗去夏日的酷热,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清风无力、落日上山、人愁畏日、鸟无语飞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夏日的炎热和人们的无奈,最后两句则以青林变霜叶、黄叶落寒枝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夏日的炎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清凉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变迁的感慨,首句“要使惔焚成一洗,政须冰雪露多姿”以冰雪的清凉来对比夏日的酷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清凉的向往,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如清风无力、落日上山等,进一步渲染了夏日的炎热和人们的无奈,最后两句则以青林变霜叶、黄叶落寒枝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有关,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艰辛,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更加渴望一种宁静、清凉的生活,作为一位与苏轼同族的诗人,苏泂可能也受到了苏轼等前辈诗人的影响,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有着深刻的感悟,他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夏日的炎热和自然界的变迁,表达了自己对清凉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