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间何处有涟漪,况复双莲为出奇。的解释

诗词原文

双莲诗

是间何处有涟漪,况复双莲为出奇。的解释

唐·陆龟蒙

是间何处有涟漪,况复双莲为出奇。

并蒂不言如解语,一枝何意似含颦。

风前月下亭亭立,水畔花间步步随。

莫道此中无胜境,人间天上几曾知。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龟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陆龟蒙,晚唐文学家、诗人、农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陆龟蒙与皮日休齐名,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是唐末著名诗人、文学家、农学家、小说家,所作小品文,善托物寄讽,驰骋怪想,创意造言,颇见隽思妙想,引人入胜。

译文

在这片水域中哪里还有涟漪泛起,更何况还有这并蒂双莲显得如此出奇,两朵莲花并蒂而生仿佛能解人语,其中一枝又为何似带着忧愁的颦眉,它们在风前月下亭亭玉立,在水畔花间步步相随,不要说这里没有美丽的景致,这人间天上的美景又有几人知晓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并蒂双莲的奇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世间美好事物的珍视,诗中“是间何处有涟漪,况复双莲为出奇”两句,既点出了双莲的珍稀,又引出了下文对双莲的细致描绘,而“并蒂不言如解语,一枝何意似含颦”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双莲以情感,使其更加生动可爱。

赏析

这首诗以双莲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双莲的奇美之姿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以“涟漪”起兴,引出双莲的出奇之处,再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双莲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具有人的情感和意志,诗人还通过“风前月下”、“水畔花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人还通过“莫道此中无胜境,人间天上几曾知”两句,表达了对世间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人们忽视这些美好事物的遗憾。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陆龟蒙的隐居生活有关,陆龟蒙一生仕途不顺,晚年隐居松江甫里,过着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生活,在这段时期,他深入自然,观察万物,对自然美景有着深刻的感悟和独到的见解,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隐居生活中,观察到并蒂双莲这一奇景后,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高尚情操。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