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屡雪有如此,今岁一丰端可望。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喜雨

去冬屡雪有如此,今岁一丰端可望。全诗是什么?

宋·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

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送雨声来远近,

云兼山影入杳冥。

去冬屡雪有如此,

今岁一丰端可望。

只恨无田种秫米,

夜倾家酿醉刘伶。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1127年-1206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生动,自成一派,对后世影响颇大。

译文

想知道这一场雨是如何让众人感到满意的,只需听听那溪流动地的声音,风把雨声送到远近各处,云和山影一同进入那深邃遥远的天际,去年冬天多次下雪就像现在这样及时,今年丰收在望,只可惜自己没有田地来种植高粱酿酒,只能在夜晚倾尽家中的酒来醉倒如刘伶一般。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场及时雨带来的喜悦,表达了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期盼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中“去冬屡雪有如此,今岁一丰端可望”两句,直接点明了去年冬天的多次降雪和今年的及时雨,预示着今年将是一个丰收年。

赏析

这首诗以雨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声、风声、云影、山影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诗人通过“去冬屡雪有如此,今岁一丰端可望”两句,不仅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期盼,也隐含了对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祝愿,诗人在结尾处以“只恨无田种秫米,夜倾家酿醉刘伶”两句,表达了自己虽无田地但仍有饮酒作乐、享受生活的豁达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担任地方官员期间,他深入民间,关心百姓疾苦,对农业生产有着深厚的感情,当时可能正值干旱季节,一场及时雨的到来让诗人倍感欣喜,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喜悦和期盼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对农业、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及他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豁达与乐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