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石磴半漫水拍拍,衡门深掩阴毵毵”,我推测您所指的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夏日杂题》,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句诗并非完全按照原诗的顺序或完整表述出现,我将为您呈现原诗,并进行相应的解析。
诗词原文:
夏日杂题
宋·陆游
石磴半漫水拍拍,衡门深掩阴毵毵。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愁畏暑日,天岂不惜伤流年。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作者及朝代:
陆游,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陆游生活在南宋偏安一隅、内忧外患的年代,他始终坚持抗金复国的理想,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译文:
石阶小路被水淹没了一半,发出啪啪的声响;简陋的柴门紧紧关闭着,门前树荫浓密,清风没有力量驱散热气,太阳却像长了翅膀一样飞上了山巅,人们本来就害怕炎热的夏日,上天难道就不怜惜这流逝的时光吗?在竹林深处、树木茂密的地方,虫鸣声此起彼伏,偶尔能感觉到一丝凉意,但这并不是风带来的。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景象,通过石磴、衡门、清风、落日等意象,展现了夏日的炎热和人们对此的感受,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
赏析:
陆游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夏日的炎热和人们的感受描绘得淋漓尽致,前两句“石磴半漫水拍拍,衡门深掩阴毵毵”通过石阶被水淹没和柴门紧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炎热的氛围,后两句“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了夏日的炎热和时光的流逝,最后两句“人固已愁畏暑日,天岂不惜伤流年,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则表达了诗人对人们畏惧炎热和上天不惜时光的感慨,以及在竹林深处感受到的一丝凉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面对炎热的夏日和流逝的时光,诗人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感慨,他通过描绘夏日的景象和人们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在诗中的顺序和表述有所变化,但它们确实出自陆游的《夏日杂题》这首诗,希望以上解析能够满足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