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频年此地几维舟,愧费主人鸡黍留。
作者及朝代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作者简介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早年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十年,未能得志,安史之乱爆发后,他颠沛流离,历经坎坷,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的诗歌,杜甫的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草堂的南北绿水缭绕、春意荡漾,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没有因为迎客而打扫,只是为了你的到来,我家草门首次打开,离集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境贫寒只有陈酒浊酒招待,连年战乱,这里已经很少见到船只往来,我深感愧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用鸡黍招待你却无法长久留客。
释义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草堂环境的清幽和待客的盛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无奈,前两句写草堂的环境和鸥群的到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中间四句写客人的到来和主人的盛情款待,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热情;最后两句则通过“频年此地几维舟”和“愧费主人鸡黍留”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无法长久留客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韵味悠长,诗人通过描绘草堂的清幽环境和鸥群的日日到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为下文写客人的到来和主人的盛情款待做了铺垫,中间四句通过“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和“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热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最后两句则通过“频年此地几维舟”和“愧费主人鸡黍留”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无法长久留客的无奈,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复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天,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已有两年,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虽然身处草堂,但心中仍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时局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