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附加句:
人生淹速祇如此,何必区区千万端。
(注:此附加句并非原诗内容,但为符合题目要求,将其融入解析中,假设其为诗人心境的另一种表达,可能出现在类似情境下的其他作品中或作为后人附会。)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一生仕途不顺,多任小职,他善于雕琢词句,追求语言的精炼与意境的深远,是唐代晚期苦吟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贾岛的诗作常蕴含哲理,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译文
(原诗部分)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相伴,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上,僧人在月光下轻轻敲门,走过小桥,眼前是原野的色彩,搬动石头,仿佛触动了云层的根基,我暂且离去,但还会再来这里,我们约定的幽静之约不会违背。
(附加句)
人生的快慢沉浮不过如此,何必为那些琐碎的小事而烦恼万千呢?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静谧与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附加句则是对人生态度的抒发,认为人生的起伏变化本是常态,不必过于纠结于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句尤为著名,以其生动的画面感和音韵之美,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而附加句“人生淹速祇如此,何必区区千万端”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阐述,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贾岛创作这首诗的具体时间已难以考证,但根据他的生平经历和诗歌风格,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心境孤寂之时所作,诗人通过对李凝幽居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而附加句则可能是诗人在经历人生起伏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表达了他对人生态度的豁达与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