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遇友人
朝代:唐代
作者:李群玉
长沙送我枉君辞,怀玉逢君动我诗。
风月有情知共惜,江山无主更相思。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德宗至唐昭宗年间,他早年曾游历四方,广交文友,诗名远播,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和抒发离愁别绪,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长沙时你送我离去,我深感愧疚于你的深情厚谊,难以用言辞表达;在怀玉山与你相遇,你的风采让我诗兴大发,忍不住要吟诗赞美,风月似乎也有情感,它们知道我们彼此珍惜这份情谊;而眼前的江山美景,却因无人主宰而更加勾起我对你的思念。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不同地点相遇又别离的复杂情感,首句“长沙送我枉君辞”描绘了诗人在长沙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诗人感到难以用言语来表达对友人的感激和不舍;次句“怀玉逢君动我诗”则转到了怀玉山与友人相遇的场景,友人的风采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后两句“风月有情知共惜,江山无主更相思”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前两句通过地点的转换和情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遇又别离的曲折经历;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拟人化手法,将诗人的思念之情寄托于风月江山之中,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诗人在用词上也十分讲究,如“枉君辞”、“动我诗”等词语的运用,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又增添了诗歌的韵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游历经历有关,李群玉一生游历四方,广交文友,他的许多诗歌都反映了他在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感,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诗人游历长沙和怀玉山时,与某位友人相遇又别离后所写下的,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就是对这首古诗的解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