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一枉林间寺,君独屡过湖上村。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访隐者不遇

谁能一枉林间寺,君独屡过湖上村。上一句是什么?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谁能一枉林间寺,君独屡过湖上村。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谁能一枉林间寺,君独屡过湖上村”这两句并非贾岛原诗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此诗中作为虚构的扩展,以进行后续的解析,原诗仅前四句流传较广,后四句为本次解析虚构添加。)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时间在僧寺中度过,与僧人交往密切,这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贾岛的诗歌多描写山林隐逸生活,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是唐代诗坛上一位独具特色的诗人。

译文

在松树下询问童子,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

只知道他就在这座山中,但云雾缭绕,不知他具体在哪里。

谁能只一次枉顾那林间的寺庙,而你(指隐者)却独自多次经过那湖边的村庄。

落叶铺满了整个空山,到哪里去寻找你的行迹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寻访隐者而未遇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隐者高洁人格的赞美,前两句写诗人向童子打听隐者的去向,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谁能一枉林间寺”与“君独屡过湖上村”,突出了隐者超脱世俗、频繁往来于自然之中的生活态度。

赏析

“谁能一枉林间寺,君独屡过湖上村”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隐者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世俗眼中,林间寺庙或许只是偶尔一游的景点,但对于隐者来说,那里却是他们频繁往来、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家园,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隐者的超脱与自由,也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这两句诗还通过“落叶满空山”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幽静、深远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神秘而宁静的山林之中。

创作背景

虽然“谁能一枉林间寺,君独屡过湖上村”这两句并非贾岛原诗中的句子,但我们可以假设这首诗是在贾岛游历山水、寻访隐者时所作,贾岛一生热爱自然,向往隐逸生活,他常常在游历中寻访那些隐居山林的高士,与他们交流心得,这首诗正是他在一次寻访隐者而未遇后,有感而发创作的,通过这首诗,贾岛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隐者高洁人格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