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思
唐·韦庄
东风吹雨过青山,
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杜陵归未得,
何时归去数来往,不似而今空寄书。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性重构,原韦庄集中并无完全对应此句之作,但风格与韦庄晚期思乡之作相近。)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生于晚唐,历经黄巢之乱,后入蜀依附王建,成为前蜀宰相,对蜀地文化有深远影响,他的诗作多抒发战乱流离之感,词则婉约柔美,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东风吹送着细雨掠过青山,回望故乡的方向,只见千家万户间草木葱茏,一片宁静,我的家在杜陵,却迟迟未能归去,不知何时才能真正回到那里,数着归来的次数,而不像现在这样,只能空寄书信,表达无尽的思念。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首句以“东风吹雨过青山”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寓含诗人虽身处异乡,心却随风飞向故乡,次句“却望千门草色闲”通过遥望故乡的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与向往,后两句直接抒发归思,表达了无法归乡的无奈与只能通过书信寄托思念的哀愁。
赏析
本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以自然景象开篇,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思乡之情更加浓厚,通过“家在杜陵归未得”的直接抒发,以及“何时归去数来往,不似而今空寄书”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情感层次丰富,引人共鸣,韦庄的诗歌往往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深沉复杂的情感,此诗亦不例外。
创作背景
此诗虽为根据关键词重构,但可借鉴韦庄生平及创作风格进行背景设想,韦庄一生历经战乱流离,晚年虽在蜀地得到相对安定的生活,但对故乡的思念却从未减退,此诗或可视为韦庄在蜀地任职期间,面对春日景象,触景生情,对远方故乡的深切怀念之作,通过诗歌,他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无法归乡的无奈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