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将军传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英气雄豪李将军,边烽遥映玉门关。
铁衣远戍辛勤久,金甲虏庭识者难。
旌旗猎猎寒光动,鼓角声声夜气寒。
一时顿有未足道,真是曹刘暗中索。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作风格明丽隽永,内容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译文
英勇豪迈的李将军,他的威名远播至玉门关外的边疆,他身披铁甲,在边疆守卫多年,历尽艰辛,在敌国的宫廷中,即便是识货的人也难以轻易认出这位身怀绝技的勇士,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闪烁着寒光,夜晚的鼓角声声,寒气逼人,这些战功和英勇的事迹,虽然一时难以完全述说,但李将军的才华和功绩,即便是曹操和刘备这样的英雄人物,也会暗中寻求并赞赏。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将军的英勇形象,赞美了他的军事才能和为国捐躯的精神,诗中“英气雄豪”直接点出了李将军的非凡气质,“边烽遥映玉门关”则展示了他的边疆守卫职责。“铁衣远戍辛勤久”和“金甲虏庭识者难”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李将军的艰辛和不易被识别的英勇。“旌旗猎猎”和“鼓角声声”则营造了一种紧张而激烈的战争氛围,最后两句“一时顿有未足道,真是曹刘暗中索”,既是对李将军功绩的肯定,也是对其才华的高度评价。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语言凝练生动,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细节描写,成功地塑造了李将军的英勇形象,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最后两句的“一时顿有未足道,真是曹刘暗中索”,不仅表达了对李将军的赞美之情,也体现了杜牧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牧在游历边疆时,有感于李将军的英勇事迹而创作的,当时,唐朝边疆局势动荡不安,边疆将士们为了保卫国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杜牧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敬仰和同情,也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历史英雄的怀念,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牧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历史规律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