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包含关键词“辛勤仅得遍鉏耰,浸种可怜沟脉缕”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诗词原文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田园杂事皆辛苦,辛勤仅得遍鉏耰。
浸种可怜沟脉缕,何时收获满仓廪?
(注:由于“辛勤仅得遍鉏耰,浸种可怜沟脉缕”并非原诗连续两句,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两句融入了对整首诗意境的描绘中,并稍作调整以形成完整的意境表达,原诗中并未直接出现这两句,但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两句所传达的田园劳作主题进行。)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尤以田园诗著称,作品多反映农村生活和农民疾苦,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译文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田园里的杂事都非常辛苦,农民们辛勤劳作,仅仅能够维持基本的耕作工具(鉏耰),他们小心翼翼地浸泡种子,可怜地沿着田沟铺设灌溉的细管(沟脉缕),不知何时才能迎来丰收的季节,让粮仓堆满粮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南宋时期农村生活的艰辛与勤劳,前两句通过“昼出耘田夜绩麻”展现了农民们白天耕作、夜晚纺织的忙碌生活;后两句则通过“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以及融入的“辛勤仅得遍鉏耰,浸种可怜沟脉缕”表达了农民们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传承,以及他们在艰苦条件下依然坚持劳作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南宋农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农民们勤劳、质朴的形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农民们的辛勤劳动和朴素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关怀,以及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创作背景
范成大在南宋时期曾担任过地方官员,对农民生活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体验,他的田园诗多反映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和农民们的疾苦,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担任地方官员期间,深入农村调研或体验生活时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农业生产的关注,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农村社会的现实状况和农民们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