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雨已催兰楫浪,绿樽尚拟菊花丛。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湘南逢雁

白雨已催兰楫浪,绿樽尚拟菊花丛。上一句是什么?

唐·钱起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白雨已催兰楫浪,绿樽尚拟菊花丛。

岸枫摇落千江赤,岭树参差万井红。

乡信何时达,归心日夜同。

作者及朝代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七年(748年)进士,曾任考功郎中、知制诰,官至尚书司勋员外郎,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与大历十才子中的韩翃、李端、卢纶等有唱和,其诗多为赠别应酬、流连光景之作,但音律谐婉,时有佳句。

作者简介

钱起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便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才华横溢,但早年仕途不顺,多次科举不第,直到天宝七年才进士及第,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是唐代诗坛上的一位重要诗人。

译文

湘江两岸斑竹枝枝连理,锦翅鹧鸪双双飞翔。

白浪滔滔已催促着兰舟,绿樽美酒还打算对着菊花丛。

两岸枫树摇曳,千江红透,万井灯火中,山岭上的树丛参差不齐。

我的乡书不知何时才能送达,但归心却日夜与我同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湘江畔逢雁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湘江两岸斑竹和鹧鸪,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颔联“白雨已催兰楫浪,绿樽尚拟菊花丛”中,“白雨”指暴雨,“兰楫”指兰舟的桨,这里代指兰舟,诗人用“已催”形容雨势之急,而“绿樽”则指美酒,“拟”意为打算,诗人以“尚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颈联进一步描绘了两岸枫红江赤、万井灯火的景象,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湘江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颔联“白雨已催兰楫浪,绿樽尚拟菊花丛”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以“白雨”和“绿樽”为对仗,形象地描绘了雨势之急和美酒之醇,同时以“已催”和“尚拟”表达了时间的紧迫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颈联的“岸枫摇落千江赤,岭树参差万井红”则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萧瑟和繁华,为尾联的思乡之情做了铺垫,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首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钱起在湘江畔逢雁时所作,当时诗人可能正身处异乡,面对湘江的美景和归雁的飞翔,不禁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思乡之情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也领略到了唐代诗坛上一位杰出诗人的风采。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