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阴颇觉助烦疴,别日回头已似多。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春日感怀

愁阴颇觉助烦疴,别日回头已似多。上一句是什么?

唐·李商隐

愁阴颇觉助烦疴,别日回头已似多。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文成就极高,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诗风独特,构思新奇,情感深挚,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连绵的阴雨更添我心中的烦闷与病痛,回首往昔,离别的日子似乎已数不胜数,想要询问那孤独的鸿雁将飞向何方,却发现自己如同这鸿雁一般,身世飘零,不知归处。

释义

首句“愁阴颇觉助烦疴”描绘了诗人因连绵阴雨而心情更加愁闷,甚至觉得这种阴郁的天气加重了自己的病痛,次句“别日回头已似多”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离别时光的感慨,觉得离别的日子已经数不胜数,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哀愁,后两句通过询问孤鸿的归宿,隐喻自己身世飘零、前途未卜的境遇。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阴雨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迷茫,首句以“愁阴”与“烦疴”相对,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次句“别日回头已似多”则通过时间的流逝,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顾与感慨,后两句通过孤鸿的形象,巧妙地隐喻了诗人自身的漂泊与无助,使全诗的情感更加深沉而复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李商隐诗歌风格的典型体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晚唐时期,国力衰微,政治腐败,朋党斗争激烈,李商隐虽才华横溢,却屡遭排挤与打压,一生郁郁不得志,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忧虑,通过描绘春日阴雨中的孤鸿形象,诗人巧妙地隐喻了自己的身世与境遇,使全诗充满了深沉的哀愁与无奈。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