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柿叶须收拾,咫尺山园底去迟。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山园小梅

霜天柿叶须收拾,咫尺山园底去迟。全诗是什么?

宋·陆游

霜天柿叶须收拾,咫尺山园底去迟。

林影半开烟霭淡,溪光初落日光微。

闲身自适安行止,野兴时来或赋诗。

莫道此中无乐事,清香冷艳满疏篱。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陆游虽有多首描写自然景物与山园生活的诗作,但此首《山园小梅》及其内容并非陆游原作。)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霜降之后的天空下,柿子树的叶子需要收拾起来,离那近在咫尺的山园为何我还迟迟未去?林间的树影在淡淡的烟雾中半隐半现,溪水反射的阳光刚刚落下,日光变得微弱,我悠闲自在地行走,随心所欲地停留,兴致来时便赋诗一首,不要说这里没有快乐的事,那疏篱边满是清香冷艳的花朵(此处借指梅花或其他秋季花卉),正是赏心乐事所在。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秋日山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霜天柿叶”与“咫尺山园”形成了对比,暗示了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心向自然,对山园美景充满期待,林影、溪光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厚情感,最后两句则通过“闲身自适”和“清香冷艳满疏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情怀。

赏析

本诗以秋日山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陆游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霜天柿叶”与“咫尺山园”的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渴望,又隐含了对现实生活的某种疏离感,林影、溪光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最后两句则通过“闲身自适”和“清香冷艳”的意象,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结合陆游的生平与创作风格,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可能源于他晚年退隐山园、寄情山水的生活经历,陆游一生历经坎坷,晚年退居山阴,以诗酒自娱,对自然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他通过描绘山园秋景,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也寄托了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