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游只欠王子在,见说归书一纸开。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游山西村

兹游只欠王子在,见说归书一纸开。下一句是什么?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附加句

兹游只欠王子在,见说归书一纸开。

(注:附加句并非原诗内容,可能是后人根据诗意或情境添加的感慨,故在正式解析时不计入原诗分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原诗部分)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

(附加句)

这次游玩只遗憾王子没有一同前来,听说他收到归家的书信便即刻启程。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山阴乡村的美丽风光和淳朴的民风,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附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某位未同行的友人(以“王子”代称,可能并非实指)的怀念,以及对其归家消息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脍炙人口的佳作之一,以游村贯穿,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敢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颈联则由自然景物描写转入写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尾联写诗人乘月闲游,夜访村民,前六句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和古老的乡俗民约;后两句写乘月闲游,夜访村民。

附加句则以一种遗憾和期待的口吻,增添了原诗的意境和情感深度,使整首诗在表达田园之乐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相聚的期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在隆兴二年(1164年)积极支持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乾道二年(1166年),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罢官归里,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此诗即在故乡山阴所作。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