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晓兴
唐·韦应物
昨宵一雨为苏洗,晓兴坐觉飞崔嵬。
烟树遥分霁色开,江山平霁入楼台。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昨晚的一场雨仿佛为万物带来了新生,清晨起床时,我坐着便感觉到山峰仿佛在空中飞舞,显得更加雄伟壮观,远处的树木在雨后初晴的烟雾中若隐若现,晴朗的天空与山色交相辉映,江水和山峦在平静晴朗中映入楼台之中。
释义
昨宵一雨为苏洗:昨晚的一场雨如同为大地万物进行了洗礼,带来了清新与活力。
晓兴坐觉飞崔嵬:清晨起床时,坐着便能感受到山峰的雄伟,仿佛它们在空中飞舞。
烟树遥分霁色开:远处的树木在雨后初晴的烟雾中若隐若现,晴朗的天空逐渐显露出来。
江山平霁入楼台:江水和山峦在平静晴朗中映入楼台之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清晨的美丽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清新与壮丽,首句“昨宵一雨为苏洗”点明了时间背景,同时用“苏洗”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雨后大地的清新与活力,次句“晓兴坐觉飞崔嵬”则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突出了山峰在雨后的雄伟壮观,后两句“烟树遥分霁色开,江山平霁入楼台”则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色,将远处的树木、晴朗的天空、江水和山峦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韦应物高超的诗歌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担任某地刺史期间,作为一位热爱自然、善于观察生活的诗人,韦应物在任职期间经常游历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这首诗便是在一次雨后清晨,诗人坐在窗前,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从而创作出来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