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访友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青原若访常荷屋,助尔扶携觅句新。
竹径风清闻鸟语,松窗月冷照书人。
闲来共话桑麻事,兴至同吟山水吟。
此去蓬山路不远,心交不语胜千金。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袁枚过上了吟咏诗文的闲适生活,创作了大量反映诗人悠闲生活的诗歌,并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传世。
译文
如果你想要去青原探访常荷屋(此处为虚构地名或人名,用以代指某位友人居所),我会帮助你一同前往,共同寻找新的诗句灵感,在竹林中,清风拂面,可以听到鸟儿的欢唱;在松树环绕的窗前,月光清冷,照亮了正在读书的你,闲暇时,我们可以一起谈论农事,兴致来时,便一同吟咏山水之美,虽然通往你居所的路途并不遥远,但心灵的交流无需多言,其价值胜过千金。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通过描绘与友人一同探访、共同创作诗歌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艺术追求,诗中也融入了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宁静致远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首联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探访友人的期待和热情;颔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烘托出诗人与友人相处的和谐与宁静;颈联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共同话题和兴趣;尾联则以“心交不语胜千金”作为总结,强调了心灵交流的重要性,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袁枚在晚年隐居随园期间所作,在随园的生活中,袁枚与众多文人墨客交往密切,共同创作诗歌、探讨文学,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状态的写照,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袁枚晚年生活的闲适与自在,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青原若访常荷屋”为虚构地名或人名,因此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可能无法考证,但我们可以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