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知今夜江东梦,梦炤冰溪雪鬓生。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忆秦娥·用太白韵

定知今夜江东梦,梦炤冰溪雪鬓生。下一句是什么?

宋·辛弃疾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定知今夜江东梦,梦炤冰溪雪鬓生。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由于“定知今夜江东梦,梦炤冰溪雪鬓生”并非原《忆秦娥》中的句子,而是根据题意添加的,故以下译文为整首《忆秦娥》及添加的句子的综合翻译)

箫声悲咽,秦娥从梦中惊醒,秦楼上空挂着一轮明月,秦楼上的明月啊,年年柳色依旧,令人伤感的是灞陵的离别,在乐游原上清冷的秋天节日里,咸阳的古道上音信断绝,音信断绝啊,只有西风残照,映照着汉朝的陵墓和宫阙。

想起梅花飘落在西洲,我折下一枝梅花寄向江北,我穿着杏红色的单衫,双鬓犹如幼鸦的羽毛那样乌黑,西洲到底在哪里?就在那两座桥头的渡口啊,想起你,你却迟迟不来,我抬头望着天空中飞过的鸿雁,海水悠悠,你忧愁我也忧愁,南风如果知道我的心意,请把我的梦吹到西洲去。

我深知,今夜在江东的梦中,定会梦见那冰溪边,我的双鬓已经斑白如雪。

释义

此句“定知今夜江东梦,梦炤冰溪雪鬓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在梦中,诗人仿佛回到了江东,看到了自己冰溪边的身影,双鬓已经斑白如雪,这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未来的忧虑。

赏析

辛弃疾的这首词,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整首词以箫声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随后通过秦娥的梦境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无奈,而添加的“定知今夜江东梦,梦炤冰溪雪鬓生”一句,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使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复杂。

创作背景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多次被朝廷排挤和打压,晚年更是退隐山林,过着闲居的生活,这首词很可能是诗人在闲居期间,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所创作的,通过这首词,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