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有如子未多有,立身行己须自钦。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自勉

故有如子未多有,立身行己须自钦。出自哪首诗?

朝代:宋代

作者:李觏

故有如子未多有,立身行己须自钦。

心无俗累神常静,腹有诗书气自沉。

莫道前程多险阻,应知后路已浮沉。

世间万事皆如梦,唯有清名万古存。

作者简介

李觏(1009年—1059年),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生于江西建昌军南城(今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李觏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和社会改革,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在理学领域有着重要地位,他的文学作品也颇具特色,以清新自然、寓意深刻而著称。

译文

像这样品德高尚的朋友并不多见,因此我们在为人处世时必须自我敬重,内心没有世俗的牵绊,精神自然能够保持宁静;胸中装有诗书学问,气质自然能够沉稳,不要害怕前面的道路有多少艰难险阻,要知道后面的道路也已经历过浮沉变迁,世间的一切事情都如同梦境一般虚幻,只有清白的名声能够永远流传。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品德高尚朋友的珍视以及对自我修养的重视,首句“故有如子未多有”指出品德高尚的人并不多见,次句“立身行己须自钦”则强调在为人处世中要保持自我敬重,接下来两句通过“心无俗累”和“腹有诗书”的对比,进一步阐述了保持内心宁静和提升气质的重要性,后两句则是对人生道路的深刻反思,指出无论前路多么艰难,都要勇敢面对,而最终能够流传千古的只有清白的名声。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刻,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生动地表达了对品德和修养的看重,首联直接点题,引出对品德高尚朋友的珍视;颔联则通过内外两个方面的对比,进一步阐述了保持内心宁静和提升气质的重要性;颈联则是对人生道路的深刻反思,表现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尾联则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强调了清名永存的重要性,整首诗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李觏生活在北宋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变革和学术繁荣的时期,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和社会改革,对品德和修养有着深刻的见解,这首诗可能是他在面对人生挑战和困境时,为了自我勉励和鼓舞士气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品德高尚朋友的珍视以及对自我修养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对清名永存的追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