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上泛舟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庄
扁舟泛从吴楚转,远游欲赋惭无文。
烟波渺渺水云间,渔唱声声入暮云。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及《全唐诗补遗》录其诗三百余首。
译文
我驾着一叶扁舟在吴楚之地辗转漂泊,想要远游并赋诗一首来表达心境,却惭愧自己才疏学浅,写不出佳作,眼前是烟波浩渺的水面与云雾缭绕的天空交织在一起,渔夫的歌唱声伴随着暮色中的云朵,悠悠传入耳中。
释义
扁舟泛从吴楚转:形容诗人乘坐小船在吴楚两地(今江苏、浙江、安徽、湖北一带)的水域中漂泊流转。
远游欲赋惭无文: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诗歌记录远游的见闻和感受,但自觉文采不足,难以成篇的惭愧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扁舟”为引子,勾勒出一幅诗人漂泊江湖、心怀壮志却又不失谦逊的画面,首句“扁舟泛从吴楚转”,既展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与广阔,也隐含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次句“远游欲赋惭无文”,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又有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识,这种自我反省的态度,使得诗歌在情感上更加真挚动人。
后两句“烟波渺渺水云间,渔唱声声入暮云”,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渔人生活的和谐画面,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烟波、水云、渔唱、暮云,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意境,既是对现实生活的暂时逃离,也是对心灵归宿的深切向往。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这一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繁,民生凋敝,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的诗歌往往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和个人情感,这首诗可能是韦庄在游历吴楚之地时所作,面对浩渺的江湖和渔人的质朴生活,他既感慨于个人的漂泊不定,又向往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通过诗歌,韦庄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