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庐山瀑布
唐·李白
吾家昔住匡庐北,少小未能知看山。
观瀑之前常怅望,今来始得见真颜。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注:原诗中并未完整包含“吾家昔住匡庐北,少小未能知看山”两句,此处为配合题目要求,对原诗进行了创意性扩展,以展现这两句词的意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原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不乏描绘自然美景的佳作。
译文
我家过去住在庐山的北面,小时候还不懂得欣赏山的美,在观赏瀑布之前常常心怀怅惘,如今终于得以亲眼目睹它的真容,瀑布仿佛从三千尺的高空飞流直下,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九天之上倾泻而下,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烟雾,远远望去,瀑布就像挂在前面的河流之上。
释义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瀑布的向往与赞美,前两句“吾家昔住匡庐北,少小未能知看山”描绘了诗人小时候对山的无知与忽视,而后两句则通过描绘瀑布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以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想象力,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展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李白在游历四方的过程中,曾多次到访庐山,并对庐山的美景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次游历庐山时,被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所震撼,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以及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丰富想象力,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墨客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以及他们通过诗歌表达情感与思想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