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向来相期台阁者,薄宦乃淹松竹厅。
(注:“向来相期台阁者,薄宦乃淹松竹厅”并非王维《山居秋暝》中的原句,此处为虚构以符合题目要求,原诗只有前六句,后两句为根据题目要求所创,旨在体现一种仕途不顺而寄情山水的意境。)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出身河东王氏,开元十九年(731年)进士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那些一向向往着高官厚禄的人,如今却只能在这松竹厅中做着卑微的小官。
释义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仕途不顺的感慨,以及对当前虽官职卑微但能与自然为伴的满足。
赏析
这首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后两句的加入,也为全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与自我解嘲,使得整首诗在清新自然之外,又多了几分深沉与哲理。
创作背景
虽然“向来相期台阁者,薄宦乃淹松竹厅”并非王维原句,但我们可以假设这是王维在某个时期,仕途不顺,心生感慨而作的虚构之句,王维一生仕途坎坷,早年仕途顺利,但安史之乱后,他被迫接受伪职,虽然后来得到赦免,但仕途已大不如前,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会产生对过去仕途的怀念和对当前现状的无奈,从而创作出这样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心境。
是对这首虚构古诗的解析,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并尽量保持王维诗歌的风格与意境。